5月24日凌晨,人民日报震撼发文《中国不会靠炒房拉动经济》,彻底打破了楼市长久以来遵循的“逆周期调控”规律,破灭了炒房客最后的一丝希望,为中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,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使命提供了坚定地舆论基础。
人民日报说到:
近期,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再次升级,中国如何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。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,中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、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。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,中国将以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引,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追求更高质量发展,向改革要红利、向开放要潜力、向创新要动力。因此,中国将牢牢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这一定位,确保房地产市场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。
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官方最权威的报社,所言所行都代表着国家态度。
人民日报强势声明:“中国将牢牢坚持‘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’这一定位”,就是给楼市炒房行为判了死刑,就是给这个扰乱市场公平性,阻碍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恶劣行径下达了最后通牒!
上世纪90年代,恶名昭著的温州炒房团诞生了。
一大批中小企业异军突起,大小老板手握横财,从1998年开始涌入楼市,势要闹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迹。
炒房团配合默契,房子在炒房团之间不断被击鼓传花,不断被哄抢造势。
楼市火爆,谁不眼红?
原本准备买房自主的温州刚需者苦不堪言却又眼冒绿光,全款变首付,观望变渴望。
短短3年时间,温州房价从2000元/㎡被炒到了7000元/㎡。
眼看温州房价高企天际,再涨怕会引火上身。炒房团马上转移阵地,进军楼市价值洼地——上海。
眼红温州炒房团赚的盆满钵满,有人发现商机,成立“购房俱乐部”,在各个报社猛砸广告,炒房俱乐部会员直超6000人,如蝗虫一般洗劫上海楼市。
各地炒房团纷纷效仿,赶赴一个又一个“价值洼地”,创造一个又一个楼市奇迹。
而反观普通百姓,刚需群体,可谓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。
高企的房价导致很多人连基本的居住需求都无法满足,偏偏国家还放之任之。
很快中国内外忧患,08年国家4万亿浇灌房地产,炒房客抓住机会再发横财;
15年去库存冲锋号拉动房价上涨,炒房客再次进入楼市为非作歹。
简单、疯狂、快速、稳定的模板化炒房套路,让多少炒房客实现了资产翻几番。
通过高杠杆入场的炒房客更是实现了资产数十倍的增加。只需要一笔启动资金,就能获取大量财富。暴发户频出,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,富人更富,而买不起房的刚需群体,如今更是想都不敢想。
社会资产分配严重失衡、制造业等实体产业受到挤压、人民购房压力巨大,唯有炒房客豪车别墅、腰缠万贯。
人们对炒房行为的痛恨可想而知,国家对炒房行为的不容忍绝非戏言。
好在,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愈加强劲,对创新型产业的愈加重视,房地产不再如曾经那般浮躁。
更有重重楼市调控政策,将炒房客锁死楼市,高杠杆之下的炒房客,如同当年眼看房价猛涨却无能为力的刚需购房群体一般苦不堪言。
在高耸入云的天台上,炒房客百般痛苦,想起了自己曾经叱咤风云的时光。